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学院新闻 - 正文

suncity太阳新城师生赴深圳比蓝翻译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

时间:2025-04-24点击数:

2025年4月17日,suncity太阳新城师生代表团在李政鸿副书记、欧阳利峰教授的带领下,赴深圳比蓝翻译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。企业总经理董长雨、副总经理郑威、总监尹君群等高管团队全程参与。校企双方就翻译行业发展、人才培养、实习就业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,共绘校企协同育人新蓝图。

现场交流

座谈会上,李政鸿副书记系统阐述了学院“三维育人”理念:强化“双导师制”协同育人,搭建“理论+实践”贯通式培养体系;构建“翻译+”跨学科课程模块,培育复合型语言服务人才;推行“人机协同”教学模式,培养AI时代高层次翻译人才。

尹君群现场解密翻译行业“技术密码”,展示智能翻译管理系统与专利技术矩阵。董长雨解读"翻译+"产业生态圈,剖析市场对专业化、场景化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图谱。郑威特别强调了扎实的语言基础、跨领域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。

欧阳利锋教授以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”的经典译例为切入点,指出AI翻译存在较大局限性,高端翻译人才仍不可或缺。他强调,学生要辩证看待AI的应用,先扎实打好专业基础,再循序渐进谋发展 。

学生现场提问


在互动环节,师生与企业高管直击人才培养痛点。

市场之问:翻译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何在?

郑威提出“三维能力坐标”:翻译硬实力(专业认证+技术工具运用)+行业软实力(跨文化沟通+项目管理)+持续学习力(新技术适应+领域知识迭代。

成长之问:口译能力提升的"通关秘籍"?

企业导师支招“黄金三角”训练法:影子跟读打基础→模拟实战强技能→真实项目练胆识,特别强调要建立"领域术语库+文化背景包"的双重知识储备。

融合之问:技术赋能翻译的边界在哪?

董长雨解析“人机协作最优解”:翻译专业学生应掌握CAT工具操作、语料库建设等数字化技能,但须谨记"技术为用,人文为本"的行业铁律。

颁发行业导师聘书

活动尾声,学院为企业高管代表颁发了“行业导师”聘书,标志着双方在实习基地共建、项目共研等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。此次访企拓岗活动不仅为学子打开了行业认知的"全景视窗",更搭建起校企人才共育的"立交桥"。

合影留念




文字:吴梓莹

图片:王文栋

初审:王晨

复审:吴双颖

终审:李政鸿